【育兒心得】港媽帶孩子玩浮潛親身體驗環保 小姐弟清潔海岸燃起保護海洋動力

育兒資訊

發布時間: 2022/01/19 18:16

分享:

分享:

港媽Jane希望能身體力行,教導子女認識環保。

親身體驗是絕佳教學,唐慕貞(Jane)早前膽粗粗帶著一對子女挑戰浮潛,玩得盡興之餘,不忘來個壓軸的海灘清潔行動,從中感受海洋跟自身的密切連繫,就如囝囝吳瀚言所說的「有動力令你想保護這個海洋」,真正燃起了為環保盡一分力的決心。

講起環保,Jane的一對子女吳倩瑤和吳瀚言不約而同地說:「小學時有教,走出房間要關燈,不要浪費能源。現在中學就講全球氣候變化、冰川融化。」難道環保便等於三色垃圾桶和節省能源?Jane無奈地說:「我聽到好多小朋友,口口聲聲講環保,問甚麼是環保時,就會背一大段課本內容出來,就像考試答案一樣。」

浮潛是在淺水區進行,會有導師隨行和照顧。(受訪者提供)

她認為小學講的環保,好意識形態,省電、省水,總之樣樣都節省。「現在小朋友生活比以前富裕,他們會問為甚麼要節省,這好像跟環保扯不上關係。中學時講好宏大的topic,如氣候變化等,又有點太遙遠,好難跟他們的日常生活有關連。」就如塑膠破壞環境是常識,減少使用膠袋、飲管已是老生常談,但這種認知不及一張海龜被飲管傷害的照片來得震撼,隨即掀起戒掉塑膠飲管的風潮。

課本知識紙上談兵

紙上談兵的課本知識,確實難以引起學生的共鳴。吳倩瑤說:「跟我講冰川每年融化了多少,這只是一個數字,我無概念,亦感受不到甚麼。」年輕人總覺得這是國際級的世界大事,沒有切身關係。吳瀚言也直說:「以前聽到海平面升高一、兩厘米,又會怎樣呢?現在才知對環境有很大影響,就如珊瑚礁是全球暖化最大受害者之一,令人更有動力去保護海洋。」要知道受氣候變化影響,全球已有超過一半的珊瑚礁在過去30年消失。

唐慕貞帶着一對仔女體驗浮潛之餘,也參與了清潔海灘活動,身體力行地體驗環保。(曾耀輝攝)

教育就是這麼的一回事,親身體驗才會印象深刻。在歷時一小時的海岸清潔行動中,兩姊弟發現塑膠樽蓋竟然是主要的垃圾,另外還有不少發泡膠、膠水樽等,讓他們確切意識到廢物回收的重要性。Jane笑說:「自那次清潔海灘之後,他們一想起在沙灘見到好多垃圾,平日都會特別注意recycle,能回收的都會帶回家,不會隨便亂扔,因為肯定屋企附近有三色垃圾桶。」

對於已踏入中學階段的子女,指令式對話已經不再適合,Jane直言年輕人不喜歡聽人說教,要聰明地循循善誘,先以玩樂引起他們的興趣,再加一點活動,才顯得自然而然。「我初時只提浮潛,他們想去玩,後來才提起之後另有活動,但不用『執垃圾』的字眼,而是說『清潔海岸』,他們就不抗拒了。」那天他們在潛水歷險會課程總監區紹堅(Stephen)的帶領下,除了學會浮潛技巧之外,也親眼看到香港的真正水底世界,對本地海洋生態環境有了初步認識。

點擊圖片放大
+4
+3

本地浮潛景觀優美

吳倩瑤回想在西貢甕缸灣浮潛體驗時也滿臉笑容。「水好清,看到珊瑚、海膽,一大堆海草,原來海洋可以如此有生氣。」完全打破了她對香港水域的認知。「有次在淺水灣游水,海水好混濁,游下游下,突然被一個膠袋蒙臉,幾驚呼吸不到,甚至在游水時突然會見到一大堆垃圾浮在水面。」當與垃圾同游變成等閒事時,又怎會想到香港的海底竟能長出珊瑚。

Stephen指,在西貢橋咀島及甕缸灣附近海岸綫的淺水處,有很多美麗的珊瑚,是浮潛的好地方。潛水與海岸清潔活動的結合,源於Stephen早前參加的滙豐營商新動力計劃。「潛水的門檻高,需要專業資格,對大眾來說太麻煩,浮潛相對簡單得多,基本上五、六歲、水性不太好都可以參加。」浮潛是在淺水區進行,導師會講解潛水鏡、呼吸管、助浮衣等器材的正確使用方式和安全守則,下水時亦有導師隨行照顧。

「聽前輩講起,五、六十代在香港海域潛水,會見到好大隻龍蝦、蘇眉,景色又靚。可惜後來工業化、填海、濫捕等,破壞了環境。」Stephen直言香港的海底景色雖不能跟菲律賓、印尼等地相提並論,但勝在能隨時起行夠方便。

在潛水熱點七星排的海底,可欣賞到美麗的海洋生物和珊瑚。(受訪者提供)

為了讓海底環境恢復生氣,吸引更多人對潛水的興趣,Stephen跟一班志同道合的潛水人士,閒時會下海執垃圾,也希望年輕人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影響。「海底最多是鬼網,即是棄置的魚網,以前捕魚時拖魚用,好多會卡在海底,久而久之又有可能纏着海龜或者大型魚類等。另外又有不少玻璃樽、塑膠類垃圾。」他強調海底執垃圾並不簡單,潛水技巧一定要純熟,才有餘力去顧及其他雜事,因很多時在水流衝擊下,垃圾纏死了,要借助工具才能清走。

潛入海中,親眼看見美麗的海洋生物、努力成長的珊瑚,自然激起保護環境之心。Stephen說:「好多人說看過外國的靚景,覺得保育做得好,我都希望自己的地方能做到,須知要讓海底環境恢復到舊時的光景,是好長遠的事,但都要盡做,至少不能再惡化,慢慢地休養生息。」

記者:劉妙賢